人的一生当中,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。睡眠质量的好坏与健康息息相关,但调查显示,有不少人患有睡眠障碍症,或者患有与睡眠有关的疾病,成人中约有30%出现过睡眠障碍。为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,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2001年曾发起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,并将每年春季的第一天(3月21日)定为“世界睡眠日”。
睡不着的痛苦与危害
充足的睡眠、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,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。但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。经动物试验表明,小白鼠如果超过6天不睡眠,就会出现运动失调的症状,直至脑电波降低、消失而死亡。相比小白鼠,人类对睡眠的依赖性更强,一个人只喝水不进食可以活7天,而不睡眠只能活4天。
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一项有关睡眠的调查报告称: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. 2%,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失眠发生率。医学研究表明,偶尔失眠会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动作不协调,长期失眠则会带来注意力不能集中、记忆出现障碍和工作力不从心等后果。
此外,失眠与身体疾病关系也非常密切。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,抗病和康复的能力降低,常常会易发感冒,并有加重其他疾病或诱发原有疾病的可能,比如:心血管、脑血管、高血压等疾病。实践还证明,手术后的病人如睡眠不好,伤口愈合的时间会明显延长。
儿童如患有严重睡眠不足,可影响其身体发育。因为在睡眠时,特别是在深睡期,儿童脑内分泌的生长激素最多,这是促进孩子骨骼生长的主要物质。
总的来说,我们人类睡眠不足所产生的后果比我们想像的严重得多。
2005年8月,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,在晚间工作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机率增加了50%。而且女性上夜班越多,患乳腺癌风险就越大。在超过10000名接受调查的女性中(包括几百名空中服务员),从事晚间工作的人比白天工作的人患乳腺癌的几率高达1. 5倍。原因在于,晚间工作者常常暴露于人工照明下,而人工照明会减少女性内分泌系统制造褪黑激素,并增加雌激素的生成,因此容易造成乳房肿瘤的形成。
再从生物节律看,女性上夜班会颠倒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生理节律,导致褪黑激素的分泌减少和雌激素的分泌增多,从而诱发癌症的产生。
不仅如此,夜间工作的人也更容易患上心脏病、抑郁症及其他类型的癌症,上夜班比每日抽20根香烟更危险。而轮班工作的人士稍好一些,患乳腺癌的几率比正常作息者增加48%。
不过男性睡眠不好,同样各种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。就以患癌症的几率为例来说吧,日本2005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,昼夜倒班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几率是长期上白班男性的3. 5倍。这个研究证明,昼夜倒班造成人体生物钟紊乱,使褪黑激素分泌量下降,而褪黑激素有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。这可能就是昼夜倒班男性更易患前列腺癌的原因所在。
当然,对很多人而言,失眠、睡眠质量差,不仅影响健康,同时影响工作,轻者可能造成全身性疾病和神经性疾病,严重者可能会造成人的抑郁和自杀。因此睡个好觉就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因素。
睡多少时间才算好呢?
对于睡眠时间的长短,没有统一的说法。因人而异可以分为长睡眠型(8小时左右)和短睡眠型(6小时左右),其实4~10小时都属于正常范围,主要以第二天醒后精神饱满程度为准。
实际上,各种人群对睡眠的要求是不同的。一般而言,10~18岁的人群,每天需要8小时的睡眠时间,18~50岁的人群,每天需要7小时的睡眠时间,50~70岁的人群,每天需要5~6小时。特别对于上了年纪的人,睡眠质量比不上年轻人这是自然规律,只要不影响生活,少睡点也无妨。
得出这个结论源于三项大规模的调查。
第一项调查是日本的一项为期10年的睡眠调查,参与者有104010位成年人。他们在问卷表上回答一些问题,其中包括睡眠情况、健康状况、精神状态和生活习惯等。这些情况都可能影响人的寿命。在考虑了上述种种因素后,那些平均每晚睡7小时的成年人的死亡率最低。更令人惊奇的是,睡得最少的人并非健康和长寿最不佳的人。比如,一晚只睡4小时的男人死亡率并没有明显增加,但如果男性睡的时间少于一晚4小时,他们的寿命低于只睡同样时间的女性。